新闻中心
腾讯云王慧星:金融业需与互联网公司跨界融合创新
来源: | 作者:pmo60f034 | 发布时间: 2018-11-02 | 800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“金融服务将会与更多的场景做融合,我们今后可以在各种互联网的APP以及小程序中随时随地享受金融服务。”11月1日,在2018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,腾讯云副总裁王慧星这样表示。

他认为,金融机构未来将通过云化技术构建原子化的业务能力和场景,并无缝嵌入到合作方场景,形成无边界的金融业务合作生态。腾讯云也将依托金融科技能力和腾讯生态资源,帮助金融机构构建用户数字化连接和产业金融互联,全方位助力金融行业的数字化建设和转型。

腾讯云副总裁王慧星发表演讲

助力用户数字化连接和产业金融互联,构建无界金融合作生态

在新一轮产业互联网战略升级下,以智能化的云平台、强大的技术能力和丰富健全的生态体系,让几年前还停留在概念阶段的智慧金融正在成为现实。

在王慧星看来,金融机构的数字化全面建设和转型可以分为两个层次:一是在零售金融,与C端用户建立数字化的交互和连接;二是在B端通过技术平台和产品业务合作类的平台,进行金融和企业的互联。

腾讯云基于对金融业务场景的理解,能够为金融行业提供全场景的解决方案。在底层,腾讯云提供自主可控的分布式架构、灾备、智能运维、生态云等场景支持,帮助金融机构构建领先的数字化基础平台;在应用架构层,腾讯云能够提供在TBDS大数据平台、AI平台、分布式服务框架、移动开发平台,以及区块链等创新技术平台,让金融机构可以构建敏捷、高扩展性的业务系统架构,并获得*新的技术支撑。

依托于腾讯生态所形成的核心特色能力,腾讯云还能提供多种独具特色的合作业务系统与场景。在零售金融端,腾讯云基于10亿用户群积累下来的精准用户画像,并结合智能营销、风控、运营平台,以及智能的服务体验产品,能够帮助金融机构建立并加强与用户的连接能力。在产业金融端,依托企业画像和图谱能力、企业微信的连接能力,以及腾讯供应链金融等产业合作平台,构建企业级业务支持能力。

王慧星认为,在智能化的金融科技助推下,未来金融机构将通过云化技术构建原子化的业务能力和场景,并以API的模式无缝嵌入到场景合作方、同行业伙伴和产业公司端,实现无边界的金融业务合作生态。

深耕金融行业智慧升级,创造广泛应用价值

自2015年涉足金融云业务以来,腾讯云基于对金融业务场景的理解,推出了金融专区、金融专有云、专用宿主机等金融创新产品,以满足金融监管安全合规需要。目前腾讯云已经持续构建三地八中心的金融专区,并在工信部可信云评选中荣获金融行业大奖。

腾讯云目前已经服务了超过6000家金融客户,包括150多家银行、40多家保险公司、20多家证券公司,以及几千家互联网金融公司。中国银行、建设银行、华夏银行、中信银行等一大批大型银行与腾讯金融云建立了合作,90%的新筹保险公司都构建在腾讯金融云上。

在与建设银行的合作中,腾讯云将腾讯积累20年的基础架构能力,装载在专有云平台TCE中输出,35天就帮助建设银行打造了一朵自主可控、高可用、超大规模集团云,在支撑建设银行获取数字化转型的同时,也支持了建设银行的对外金融科技输出。这次创新合作成为了行业内大机构自建集团云的著名标杆。

中国银行也是腾讯的战略合作伙伴。2017年6月,“中国银行-腾讯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”在内蒙古正式挂牌成立。随后的一年时间里,双方合作打造了全行大数据平台与事中风控平台,通过机器学习技术与联合建模,发挥大数据优势,让中国银行的风控检出率提升了50%,每月识别数万笔可疑交易,减少的网络欺诈损失高达数亿元。

而在上个月国际盲人节前夕,腾讯云还与中信银行合作打造了国内**语音银行,基于腾讯云的智能语音能力,让用户可在银行APP中“动动嘴”就能完成查询、转账、理财、汇款等各种金融服务,让一些视障同胞、老年人也能够享受到便捷的体验。

“在产业互联网时代,从消费到产业(C2B)进行生态协同尤为重要。”王慧星认为,金融行业需要与互联网公司进行跨界融合,真正触达海量用户。而腾讯服务着数以十亿计的个人用户,具有连接国内*丰富场景和互联网产品的生态服务能力,这样的融合创新将十分具有想象空间。

  • 第三方支付进入转型攻坚期 壹钱包以金融科技深度赋能垂直行业
  • LG Pay官宣7月16日登陆美国 支持NFC和磁条卡
  • 蚂蚁金服:香港在电子支付发展上拥有多个优势
  • 听证会第二场:Libra将与微信、支付宝竞争
  • G7财长和央行行长就迅速应对数字货币达成一致
  • 日本7-ELEVEN宣布将从7月增加五种移动支付方式 包括支付宝微信
  • 平安银行上线支付宝小程序,95后新用户占比超三成
  • 支付宝与ininal合作,为土耳其中国游客提供支付服务
  • 现金之忧——现实的沉思
  • 外汇局关闭近千家 非法跨境支付网站
  • Apple Pay即将上线美国版“碰一碰”,优化支付和积分获取体验
  • 支付宝在日本接入的商户数已经超过30万家
  • 谷歌正致力于将eID载入Android
  • 刷脸支付风云:阿里腾讯神仙打架,催火三大新风口
  • 连连支付收款免费提,跨境支付“零费率时代”来袭
  • 利润垫底?网商银行新任行长:就是要继续当“傻子银行”
  • 微信支付“支付有礼”正式上线
  • “五一”假期银联网络日均交易增长超四成
  • CFCA张翼:移动端安全需要全流程多样化的防护
  • 新加坡NETS集团与缅甸国家支付网络将共同开发缅甸二维码支付技术
  • 美国旧金山禁用刷脸技术或是对AI狂热的一种降温
  • 上海与温州轨道交通乘车码实现互联互通
  • 移动支付在香港:福利从“薅羊毛”到“织毛衣”
  • 五大行手机银行用户数合计破10亿 对移动支付安全等级要求高
  • 移动支付下半场:“舍弃北上广” 决战“三四线”
  • Uber:去年总交易额达500亿美元 其中现金支付占13%
  • Civic Science:超六成美国人明确拒绝“无现金社会”
  • “0费率”是跨境支付企业摊给卖家的真正底牌?
  • 义乌市中心医院正式上线支付宝“人脸识别”支付系统
  • 多家银行秀金融科技,从技术投入看中美银行差距
  • 权威数据:2018年农村地区支付业务发展总体情况
  • 公安部发布十类高发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及防骗提醒
  • 2019年跨境支付行业白皮书
  • 云闪付APP用户突破1.5亿!
  • 还能买卖POS机?央行文件规定:不行!
  • 开放银行三问:“开放什么”,“向谁开放”,“为什么开放”?
  • “智能支付平台”的责任边界与创新监管
  • 央行发布2018年第四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 POS机3414.82万台
  • 大学生发现京东白条漏洞 是套路还是大学生太"聪明"
  • 国家外汇管理局印发《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规定》
  • 微信支付助韩国新罗免税店升级为跨境电商
  • 从2018年年报看平安科技“大跃进”
  • M-Pesa与阿里速卖通达成移动支付合作协议
  • 两会 | 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王景武:坚持支付行业严监管常态化
  • 香港首批虚拟银行牌照即将下发,你对虚拟银行了解多少?
  • 2018年通过SWIFT gpi,发送的资金量超过40万亿美元
  • 亚马逊和墨西哥央行合作:拟推出全国统一扫码支付
  • 姚前:法定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的影响
  • 日本政府为推广无现金支付 计划从10月起给商家退税
  • 微信支付测试“朋友会员”功能,从线下拉近商家和用户距离
热门资讯